高考人数连续5年下降 就业难催生读书无用论

2013年06月13日12:08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本期封面 新民周刊本期封面

  读大学还值不值?

  大学生就业难不仅让高考失色,也让“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

  记者|金 姬

  曾

  几何时,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如果把大学比作一列火车,清华北大是软卧,其他名校是硬卧,一本二本是硬座,三本专科是站票,成教是挤厕所的。到了目的地,没人在乎你是怎么来的,只在乎你能干什么。”如今,对于那些刚“下车”的大学毕业生而言,更郁闷的是发现搭不上大学这列火车的农民工兄弟似乎在就业市场更吃香。

  于是,大学这列火车不再那么富有吸引力。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高考人数已连续5年下降。2009至2012年,全国共有300万高中生放弃高考,占毕业生总数的10%。对农村弃考生来说,城市日益激烈的应届生就业竞争和高昂的学费、生活费,使他们不得不重新权衡读大学的利弊。今年中国有699万名大学毕业生,人数比去年增长3%,就业岗位却减少了15%。

  而许多城市学生弃考后选择出国留学,但他们中的六成是“海归”,有的甚至成了“海带”(海外留学回国待业)。据悉,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近40万人,返流已达23.03万人次,2006年至2012年中国留学生累计回国人数达104.87万人次。“海归”不只互相竞争,还要和“土鳖”(国内高校毕业生)进行一番厮杀,“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注定十分惨烈。

  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用工荒”形成鲜明对比。人们不禁要问:读大学究竟还值不值?

  新“读书无用”论

  大学生就业难不仅让高考失色,也让“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

  建国至今,中国一共出现过三次“读书无用”论的思潮。第一次是在“文革”后期,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为高潮,那些年“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语,不学ABC,照样干革命”,成为广大青年的口头禅,学校停课,学生停学,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成为批斗的对象。以大老粗为时尚,越穷越光荣。

  第二次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最典型的口头禅就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由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许多没有读过多少书、又没有进入国营事业集体等等所谓“单位”的人,首先进入了个体户的行列而勤劳致富。由于体制等原因,教授、医生、教师、公务员、工程师等依然在单位拿着固定工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

  如今的“读书无用”论首先从农村出现。过去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青年面临无能为力的三大难题:一是高考的公平性不如以前;二是高昂的学费让贫困家庭难以负担;三是花费巨额费用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在一些农村学校,放弃高考的学生高达三成。

  尤其在如今“大学生满大街都是”的前提下,“有个好爸爸就有好前程”的“拼爹”现象随处可见,考大学改变命运的难度越来越高。要不然,“奋斗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调调怎么能引起万千屌丝的共鸣?

  都是扩招惹的祸?

  事实上,新“读书无用”论始于2003年,当时的国人第一次发现大学生竟然存在“就业难”的尴尬。值得注意的是,那一年恰逢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学生毕业。而1999年的高校扩招政策也被许多人认为对后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难辞其咎。殊不知,当年扩招政策不仅是一项教育改革,更是对当时中国的一针经济强心剂。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的《2012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出口贸易额锐减,同时国内又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消费市场不景气,经济发展缺乏原动力。为了减弱压力,不少学者将目光转向银行的8万亿私人居民储蓄,希望通过高校扩招并收费的方式将这些存款引入教育消费。

  在扩招前,恢复高考20年的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与18-22岁年龄段人口之比)从1.55%升至9.76%。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扩招可以“一箭三雕”:首先通过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缓解国家面临的通货紧缩压力,实现中国经济“软着陆”,减少亚洲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其次,解决中国高等教育长期面临的经费投入不足难题,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此外,扩招可以吸纳部分高中毕业生,延缓他们的就业时间,至少可以给大量因国企改革而产生的下岗职工让位。

  1998年11月,时任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汤敏上书国务院总理,首次提出《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一个月后,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振兴行动计划》,计划到2000年使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2010年接近15%。

  1998年,中国大学新生人数为108.4万,但1999年的招生人数一下子跃升至159.7万,增幅高达47.3%。上海姑娘小金至今都记得自己2003年复旦本科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尴尬:“校园招聘我几乎都去了,也有一些公司的面试机会,但总是拿不到理想的offer。当时大家的起薪预期也从3000元一路降到‘白菜价’1500元,当然,这只有不考虑租房的本地学生才能承受。我后来去参加了公务员考试,笔试通过了,就去离家最近的区统战部面试,想不到遇到了同班同学,正在感叹‘同室操戈’的时候,我们的大学辅导员也走了进来,她当时研究生毕业,和我们竞争同一个职位!”

  事实上,自1999年扩招以来,念大学就不再是件“稀罕事”——2002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达到了教育部制定的2010年目标,2005年以来始终超过20%,2012年更是达到30%。

  而从2004年开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逐渐来临,农民工“用工荒”问题日益凸现,一些人开始质疑:如果中国的大学保持精英教育,而让更多高中毕业生成为蓝领技术工人,“就业难”和“用工荒”问题是否也就迎刃而解?

  “主要问题不是大学生太多。”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左学金博士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大学生比重还不够,国家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何现在就不能容纳这么多大学生呢?”在左学金看来,扩招本身没有错,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存在不少问题,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较差;另一方面,中国中小企业创业的商务环境较差,劳动力市场分层和社会流动性差,这些问题造成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愿意去当公务员或去事业单位、大企业等有保障的单位,而不愿意去创业或去民营企业打拼。

  今年上海青浦区城管大队计划招收城管队员60名,引来数百人报名,最后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环节的180人中,有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高校2名博士和119名硕士,还有一名来自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海归”。姑且不论城管是否需要研究生学历,毕竟这工作在上海可是“铁饭碗”——2011年起,上海城管开始参照国家公务员待遇,招录纳入公务员考试后,各区街头都出现了硕士城管的身影,仅青浦区城管执法大队先后有9名硕士入职。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也认为大家不能把“板子”打在扩招的身上:“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更容易吸纳低端劳动力,因此对农民工需求大,而对高端劳动力需求不足。”李长安还告诉《新民周刊》,“青年就业率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问题,现在希腊、西班牙的青年失业率超过50%。”

  “眼高手低”为哪般

  即便在“史上最难求职季”的今年,部分 90后毕业生似乎全然不顾市场的低谷,“从容”和“挑剔”比往年更甚。根据前程无忧今年5月发布的《应届毕业生面试爽约》调查报告,应届生面试爽约率再创新高,近两成的雇主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面临着超过75%的面试爽约率。

  “职位申请太多,答应的面试太多”是应届生给出最多的面试“爽约”理由,达到25.7%。海投、海申仍然是90后求职的主要方式,但是对互联网越来越依赖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却呈现“退化”态势。一些应届生在接到面试通知的一刻不知如何回答,到最后就造成面试都答应了,却无法妥善安排时间,有的发现地方不熟或路程较远,就放弃了。“企业提供的薪酬比较低”也是他们直接放弃面试机会的原因。

  前程无忧发现,有超过20%的学生承认“其实工作不难找”,只是自己比较挑剔。而挑剔的背后,是对“上班”的缺乏兴趣。受访的学生中竟有超过六成的应届生认为,求职是需要父母帮衬的,如同当年他们的求学和未来的婚姻。一位毕业生曾被两家雇主看重,但家长认为还可以找到薪酬更高的工作,慢慢找,总有机会的。

  应届大学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让企业不再“唯学历论”。沪江网现有专职员工600人左右,兼职员工达到2000多人。员工平均年龄24岁。沪江网CFO兼党支部书记于杰告诉《新民周刊》,“沪江网招收的大多是大学毕业生,而我们的客服总监就是高中学历,但她后来自己进修,而且工作十分出色。”沪江网以往招收的应届毕业生比例占到八成,去年降到五成,今年可能继续下降,“从去年开始,企业挑选余地就越来越大,我们也希望招收更多有工作经验的人。”

  当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严峻之际,中职校近年来交出的“就业成绩单”就漂亮多了。根据上海市教委的数据,2012年上海中职生就业率近98%,五成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八成多毕业生修读专业与就业岗位对口。其中,航空服务、护理、数控技术应用和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薪资水平比较高。不少用人单位表示,招聘中职毕业生时最看重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责任心、主动性,对于用工成本、团队合作等方面则是次要因素。相对学历层次而言,中职毕业生的年龄问题对工作影响程度更大些。

  “大学教育本来就不是单纯为了提高就业率的,这和技校没有可比性。”2011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的山东姑娘小杜两年来已经换了四份工作,虽然目前月薪四千的她在上海只能勉强养活自己,但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不读大学,有其他更好的出路吗?大学教育是给学生一个人生意义和世界观的启蒙,跟技校是不同层次上的。如果我读了技校,即便轻松找到工作,眼光也就眼前那一亩三分地,对整个宏观的行业、对整个社会以及人类文明的认知都会是蒙昧肤浅的。”在小杜看来,大学教育的效果会在10年20年后显现。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7 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薪2483 元,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 5296 元;高职高专毕业半年为1735 元,三年后为 3480 元。值得注意的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很快就追上了一直工作的同届本科毕业生;专转本的毕业生收入也不低于一直工作的同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提升学历所中断的就业并未带来明显的收入劣势,学历提升还会在将来带来更大的回报。说白了,如今文凭的含金量虽然降低了,但还管用。

  李长安认为大家没有必要放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五六月间的签约率低,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今年7月统计的初次就业率也很低。而到12月份统计的二次就业率更能说明应届生的就业情况。我自己的学生签约率目前就有六成。”

  对症下药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李长安建议政府可以在短期政策方面鼓励大学生创业、改变就业观,政府也可以多开设一些公益性岗位 。

  2008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的小肖在外企工作4年后,于去年年底开始创业。“继续在公司里面发展,从长期上来说,5年,甚至10年,能做到什么程度,都是有前辈的经历可以参考的。我想自己出来试一下,看能做到什么程度。”在小肖看来,现在的创业环境并不差,“真的创业,只要有靠谱的计划,心态踏实一点,都能生存。资金、扶持是次要的。”但他并不建议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除非是跟随有经验的人一起做。“大部分创业都不是单靠想法和技术就能成功的。”

  在长期政策方面,李长安建议中国教育体制需要改革:“我们现在不够重视非学历教育,忽视技能,造成很多大学生毕业时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此外,中国的经济结构也需要调整,应该发展现代服务业,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否则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每年都将继续。

  纠结的起薪

  《中国合伙人》告诉年轻人,拿36元起薪的屌丝最终可以成就63亿商业帝国,别太把起薪当回事;但若是薪水长期缴不起房租水电,能不能活到63亿帝国起步的那天就是个问题。

  记者|任蕙兰

  以低薪致青春

  前不久有一条让无数父母扼腕的社会新闻:一个沉迷赛车的高中生,把赶来赛场劝他回去参加高考的母亲撞翻在地,还义正词严地宣称:读大学有什么用,每月就赚两三千!

  毕业生纠结的低薪,让读大学显得越来越鸡肋。

  在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年”,大学生起薪应该指望多少?专家、数据、调查各种声音告诉毕业生: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连续5年出具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的分析报告,根据今年的调查,专科生期待月薪3444元,本科生月薪期望为3494元,硕士生为4879元,博士生主要集中在6000元。

  平均来看,大学生期望月薪降至3683.6元,成为近3年中期望月薪最低的一年。和2011年大学生就业的期望月薪5537.5元相比,整整降了近2000元。比起2012年4592.5元的期望薪水,降幅也近千元。

  这还不是最悲催的。时至6月,往届生此时早已开始寻觅单位附近的出租房,眼下众多一线城市的应届生就业率还只有50%多一点。面对这些数据,专家们苦口婆心地建议毕业生,无论如何先找到工作,税前2400元以上的月薪即可接受。

  养尊处优的“90后”们学会带着简历去挤菜市场一般的校园宣讲会;学会上午收到拒信下午继续信心满满地去另一家用人单位面试;学会早上穿着运动鞋去挤高峰时段的地铁,到实习公司第一时间奔向洗手间换上高跟鞋和套装,妆容精致地走进办公室。辛苦奔波只是为了能在690多万毕业生竞争的那锅粥里多分到几口。

  “今年市场上用人单位给毕业生的起薪比往年要低。”交大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方向博导、慧圣咨询董事长颜世富说。虽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差别会很大,比如同样是咨询公司,有起薪过万,也有底薪2000元,但总体而言起薪降幅明显。“一般本科生起薪在3000元左右,但现在很多研究生给3000元也去,毕业生的薪酬预期放低很多,觉得要先找到饭碗再图将来。很多人看公司如果规范,能办户口,薪水低也不介意。”

  资深的HR也在劝毕业生不用太纠结起薪,这不是职业选择的关键。“起薪和岗位重要性也就50%相关吧,毕竟有些岗位薪水起薪低但涨幅很大,有些起薪高涨幅很小,一般还是要看该岗位的3-5年的发展才能推测出公司的重视程度。”Manpower猎头陈奇说。

  《中国合伙人》告诉年轻人,拿36元起薪的屌丝最终可以成就63亿商业帝国,别太把起薪当回事,但若是薪水长期缴不起房租水电,能不能活到63亿帝国起步的那天就是个问题。

  “裸活”一族

  有多少职场新人每天早上睁开眼就是一串数字:房租1000、水电500、交通300、吃饭1000、娱乐500、人情往来不等……本地毕业生有父母照应补贴,外地生们却是所有生活开支就指望着一点微薄的起薪,尤其是在“居不大易”的北上广。

  在上海度过几年过客生涯后,陈虹(化名)终于决定接受父母在江苏老家为她谋得的工作,回家乡发展。2009年毕业后,她进入上海一家传媒公司工作,月薪3000逐步提升到6000多,但经过几年无可奈何的月光生活后,发现自己的青春没有攒下经济基础。

  房租是所有开支中的大头,陈虹先后换了五六个住处。为了压低房租开支,她经常与人合租,她租过每月500元的床位,也租过客厅里用木板隔出的每月1000元的“单间”,对她而言,“有床、书桌、空调和网线”就可以住。

  陈虹刚毕业时,即使花费每月三分之一的薪水在租房上,居住条件也并不如意。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会被隔成五六间,租给很多人,夏天空调用得狠,经常跳闸,物业来检修时,大家会默契地按照房东交代,说是一个公司的同事,彼此认识,因为“租客成分太复杂会给房东惹麻烦”。

  陈虹习惯了“家”里来来往往的陌生人,也习惯了忍受“二房东”的抽成。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直接和房东打交道的租客,租下整个单元,再按间或按床位拆分转租给其他人,自己赚个租金差价。“有一次我替二房东把租金给房东,才知道他加了几百元。”

  大城市的高租金不但推高毕业生的生活成本,也令他们没有安全感。为了规避中介高额的手续费,陈虹经常在网上找房子,租赁双方签一份手写合同,交租金时她会拿到一张手写的收据。陈虹展示的一张收据中,“兹定于”被写成“滋定于”,她知道这些错别字连篇的协议并没有多少保障。“有一次我签了协议付了1500元押金给房东,搬进去才发现约定的电视机等家电都被房东搬走了,理论了半天,房东只退了一半押金给我。”

  租房遭遇的种种乱象陈虹都已习以为常,不过她最大的噩梦就是房东跳价,年底房东经常会提出在原来租金基础上浮100-200元,对于她而言这又是一次搬家的信号。

  和很多在异地辛苦生活的女孩子一样,房租压力让陈虹没有太多闲钱买昂贵的衣服,而且搬家频繁,衣服就是个累赘。她也不能随心所欲出去吃大餐,陈虹会给自己做饭,中午带饭菜到单位用微波炉加热,虽然这在夏天很不方便。

  陈虹也希望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如果租金是用来还房贷,多年后至少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但上涨的房价让她只能苦笑着算算下一个交租日。

  相比后面几届毕业生,70后王洛(化名)是幸运的,因为她实现了安居的梦想。她大学一毕业就在上海一家房地产企业工作,起薪2000多元,第一个住处是楼梯吱呀乱响的老房子。

  王洛最早租住在黄河路附近某条里弄的三层楼老房子,她的房间在走廊最尽头,每当她提着大包小包购物袋回家,只能侧着身子踱进房间,因为走廊三分之二空间堆满了各家的杂物。王洛很疑惑,家里清清爽爽,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上海人家,怎么喜欢在门口堆这么多垃圾。另一个让她难以理解的现象是,邻居永远只扫家门前那块走廊。

  “蜗居”的那段日子,王洛每天早上在弄堂里买煎饼或包子,在里弄人家的烟熏火燎中去上班,走出弄堂拐个弯,高档楼宇堆砌出摩登城市的繁华。

  因为出道得早,王洛还有通过努力实现梦想的机会。2003年楼市飞涨,已经工作几年的王洛小有积蓄,跟几个同事凑钱付首付,买了一套期房,不到3个月转合同出手,赚了一倍。她用这笔钱加上东拼西借凑足首付,买了一套50多平方米单价8000元小户型,并在30岁以前还清了贷款。

  而眼下,房价让大部分草根出身的85后毕业生丧失了靠薪水在一线城市买房的机会,现在登台的90后更是如此。面对房价和物价水平上扬,起薪却在下挫的应届生,似乎只能“裸活”了。

  一些人性化的公司在薪酬设计时会考虑员工的生活成本,当外地员工和本地员工从事同一岗位时,暗中给前者开高一些薪水,补贴其生活开支。但也只是个例。“一般为公司主营方向的岗位,薪水才开得比较高。用人单位不太会顾及员工的生活成本,最多只是一些地处豪华写字楼的公司会提供些用餐补贴。”陈奇说。

  拿着连生存都困难的起薪,毕业生更谈不上让自己的教育投资“回本”了。

  回不了本的投资

  如果哪一天研究生考城管、公交公司配备“大专司机班”的新闻不再是新闻,那人们对“学历高配”的现象就彻底淡定了。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实际考研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80万(占699万毕业生总数的25.8%);而在意愿层面,参与调查的求职者只有12%的人选择毕业后考研。也就是说,在180万考研大军中,内心真正想考研的人也许还不到一半,只是在被动“刷学历”。

  日益严酷的竞争环境下,学子们被逼着去抢占学历上的制高点,却发现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教育上真金白银的投入,理性也好,盲目也罢,越来越难保证换来一份好工作。

  今年690多万的就业增量中,还没有算上“海归”这一族。中国留学生源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推行教育产业化国家的争夺对象。各种游学夏令营、国际学校、托福班让家长们眼花缭乱,乖乖掏钱。留学产业还带热了海外移民生意。来自富裕家庭的中国留学生背LV、开豪车穿梭于校园,工薪阶层的子女也希望通过留学镀金,并且拓展人脉。

  出身于金字塔顶尖家庭的留学生,没有就业压力的困扰,父辈会为其人生铺路。专业能力在金字塔顶尖的留学生,有足够的资本留在海外发展,也无需回国挤独木桥。但在这两者之外,在海外过了过水的普通留学生却不得不放下身段,和本土学生一起挤招聘会。

  遗憾的是,在本土用人单位眼中,一年学成的“海归”硕士未必比本土学生更有价值。“我从不轻易招海归,要招实实在在做事的人。我试用过的‘海归’来自美国、英国的都有,但印象好的很少。”一位咨询公司老总表示。

  颜世富认为,海归做事的本领很难超过本地学生。学理工科的留学生相对好一些,专业学习时间比较长,学管理的回来很难说有优势。因为在一两年的留学时间里,过语言关就要花几个月,真正用来学专业的时间很少,这样轻轻松松拿到的文凭用人单位未必稀罕。海归学生的强项在于外语能力,但在一般国企民企也没太大用武之地,即便需要用外语的职位,国内学生的外语水平也能胜任。

  于是“海归”给用人单位留下了眼高手低的印象。“很多留学生知识没学到多少,心态又坏了。因为花了五六十万出国,找份工作一个月赚5000元,肯定做不久。用人单位也不想被当成跳板。”

  海归最理想的就业归属是外企,因为有语言优势,但今年外企招人锐减,让“海归”前景更惨淡。“现在外企裁员很严重。因为中国对外企的政策在变化,国内企业逐渐成长起来,对外企倾斜的政策少了,很多外企开始离华。所以外企在校园举办热闹的宣讲,做广告的成分大于招聘。”颜世富表示。而且外企用英语的机会也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多,能用几个单词在聊天时装点门面就足够。

  随着“求稳”的心态弥漫在应届生中,外企在好工作排行榜第一的位置被公务员取代。越来越多硕士生、博士生一窝蜂挤入公务员队伍。

  不过对公务员福利待遇充满想象的高学历应届生难免会失望。“今年一些交大的MBA去考公务员,读一年MBA要花23万,靠公务员的收入是回不了本的。”颜世富认为,普通公务员收入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样高,若在清水衙门谋得一个小公务员的职位,没有上升渠道,薪水未必赶得上民企白领。

  即便不考虑成本问题,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公务员之间“路数也不同”。适合在研究机构发展的博士,未必擅长做实务。而“学历高配”的员工不可能在一个岗位长久发展。“服从性也是衡量一个毕业生的指标之一,但高学历人才容易不听话,和领导对着干,不适合做公务员。”

  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在某一个饭局上,一家上市民企董事长向别人抱怨,自己公司从总经理职位往下都缺人,他不得不兼着总经理的职位,又要花大量精力亲自抓下面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招聘。但当别人向他推荐几个优秀的应届生,他又马上摆摆手。

  一面是应届生难找工作,一面是企业紧缺人才,这对奇异的矛盾真实地存在当下,推倒这个“最难就业季”的多米诺骨牌是哪一张?

  颜世富估计,今年690多万毕业生,加上海归和以前沉淀人数,总数可能要在800万。大学并校、扩招带来毕业生数量的上升,却也导致质量的下降。

  “现在大学生质量跟十年前不能比,用人单位只好把研究生当本科生用,本科生当专科生用。因为本科四年实际上学生学习时间不到三年,第四年不安心读书了,开始实习找单位。国内硕士生以前读三年,现在很多都是两年,加上第二年就忙着找工作,所以学到的东西很少。”

  管理类、文史类学生的专业能力相对不易衡量,但对于医学、机械等实践性强的专业,毕业生学到了几分本事,一上手用人单位就一目了然。

  毕业生牺牲专业课时间混到的实习经历,也在逐年贬值。实习经历成为简历标配以后,用人单位对其含金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以前应聘者如果在某个知名公司实习,麦肯锡、波士顿等大企业的光环足以让简历诱人,但现在HR会详细询问你在实习期间做过什么贡献,究竟是接电话打杂还是认真做项目。“比起在大公司滚过一水的人,用人单位情愿要一个在小公司实实在在学到点小本事的人。”

  除了专业能力不扎实和经验不足,更为用人单位诟病的是90后毕业生普遍缺乏情商。大学并不注重情商教育,不懂人情世故几乎成了90后的标签。特别对于一些需要人际交往的工作,毕业生的表现更让用人单位头痛。

  “咨询公司资深的顾问一般都不愿意带新人,要花很多心血教。刚毕业的新人有时连客户需求都听不明白,说话不注意又会得罪客户,所以只分派一些做会议记录的工作。”颜世富说。一个普通毕业生的培养周期在两年左右,稍能上手又会筹谋跳槽,所以很多企业不想做应届生的“黄埔军校”,情愿花高薪挖成熟人才。

  从供应方面来看,就业难的症候在于现在的学校教育落后于企业发展。“如果把学生比作学校的产品,那生产者需要做市场调查。但因为教育资源稀缺,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垄断文凭,所以学校没有服务企业的意识,也不会调查企业需求,只考虑自己能教什么专业,不考虑需要教什么专业,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所以才会供需失调。”颜世富指出。

  此外,大部分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会征询中学老师的意见,而中学老师不熟悉大学专业设置变化,不了解社会需求,所以会导致很多人报考的热门专业和社会需求不匹配。

  另一方面,人才与岗位失调也与用人单位只认学校有关,错失了不少没有名校光环的能干毕业生。“有些公司看重毕业生的学校背景,觉得考进交大复旦的学生肯定很聪敏,学习能力强。也有些会看专业,比如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理工、上师大虽然牌子不如复旦交大,但也有些排名靠前的好专业。不过,不是每个在企业做人力资源的人都懂专业,大多数更看学校。”颜世富表示。

  除了“供应量增加”之外,今年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是整体用人需求在极度萎缩中。

  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国企人员数量处于稳定的状态,很少在外部招聘,除了个别为内部职工子女解决工作。今年宝钢、上海电气、上海汽车等国企都未开展大规模招聘,只从民企挖个别成熟经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石化自新董事长上任后,还退走了各地分公司招聘的应届生,为了不增加人力成本,宁愿赔钱解聘。内蒙、陕西等地的央企虽然还活跃在招聘市场,但由于工作地点偏远,比起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大西北,大学生更留恋北上广。

  随着毕业生对好工作的定义在改变,效益好的民企,尤其是上市公司在就业市场受到了热情追捧。往年就业机会的大头来自民企,尤其是浙江和江苏的制造业。由于这些民企消化了大量人才,机械制造等传统专业相对好找工作,优于国际金融等遍地开花的时髦专业。但今年民营经济萎缩,招人锐减,成为就业难很大的原因。

  月薪万元郎的“幸福生活”

  记者/任蕙兰 制图/刘绮黎

  一般而言,刚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如果与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月嫂比拼一下收入,心情和表情肯定马上黯然。除了一张文凭和所谓的身份,他们拿不出什么能让月嫂甘拜下风。而庸常生活靠的不是文凭和身份,靠的是“米”啊。

  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不断走低,已经让人感到比较神奇了。有媒体认为,在上海的新鲜人如果每月有2000多元就应该干起来再说。即使是“上海小囡”,每月2000多元能不能覆盖基本的生活成本呢?更不要提在当地无老可啃的“新上海人”了。

  月薪万元晒账单,前一阵在网上很热闹。北京和上海的这两份账单是不是典型,还是让读者评说吧。

  无论如何,青春依然可贵,生活还将继续,希望就在前头。

  税前工资:10,000元/月

  个人缴费

  养老、医疗、失业、个税……个人缴费合计:2223.00元。

  租房

  在三、四环附近,一室一厅全配,最少需3000元。

  水电煤

  水、电、煤气、宽带、有线电视、卫生管理费约300元。

  交通

  大部分公交、地铁,偶尔打车,比如周末,或者赶上下雨、下雪,加班很晚的情况,平均一下算200元。

  饮食

  吃饭:对于22个工作日:早餐5元,午餐15元,晚餐做饭的话15元。对于四个周末来说:出去吃饭喝水看电影,按照一天150元计算,算600元。水果、超市零食:一周至少80元吧,看看现在水果酸奶的价格,算300元。(5+15+15)×22+600+300=1670元

  购物

  日常品费用:买书、日常用品,比如洗衣粉、牙膏、洗发水、卫生纸之类,最低算100元。

  服装鞋子:这个按照每个月300元计算。

  手机

  共计:100元。

  交友费用

  没有女朋友的,和同学同事,一个月至少也要600元吧!

  有女朋友的至少要1200元吧,取个折中的900元。

  特殊日期

  生日、情人节、圣诞节、结婚、生孩子等等礼物,一个人至少要300元吧,按照一年2000元左右来计算,月均摊为200元。

  父母

  按照最低标准500元,也就仅仅意思一下。

  旅游

  旅游:一年就算1800元吧,摊每月算150元。

  税前工资:10,000元/月

  个人缴费

  养老、医疗、失业、个税……个人缴费合计:2580元。

  租房

  一室一厅全配,最少的1500元。

  水电煤

  电费:110元左右,水费:洗澡做饭很费水哈,50元,煤气:经常做饭的话要20元,宽带:120元,有线电视:18元,卫生管理费:5元。合计:110+50+20+120+18+5=323元

  交通

  大部分骑自行车,但是考虑到偶尔坐地铁、公交,打车,比如周末,或者赶上下雨、加班很晚的情况,平均一下算200元。

  饮食

  吃饭:对于22个工作日来说:早餐5元,午餐15元,晚餐做饭的话15元,否则出去吃要20-30元,折中算20元。对于四个周末来说:出去吃饭喝水看电影,按照一天150元计算,算600元。水果、超市零食:一周至少80元吧,看看现在水果酸奶的价格,算300元。

  月生活成本计算小计: (5+15+20)×22+600+300=1780元

  购物

  日常品费用:买书、日常用品,洗衣粉、牙膏、洗发水、卫生纸之类的算100元。

  服装鞋子:这个按照每个月200元计算。

  手机

  共计:100元。

  交友费用

  没有女朋友的:和同学同事,一个月至少也要200元吧!

  有女朋友的至少要500元吧,我取个折中的350元。

  (500元?难怪没有女朋友)

  特殊日期

  包括一些生日、情人节、圣诞节、结婚、生孩子等等礼物,一个人至少要300元吧,按照一年2000元左右来计算,月均摊为200元。

  父母

  按照最低标准600元。

  旅游

  旅游:一年就算三次短途吧,一次住宿路费吃饭买东西至少500元,摊每月算100元。

  人口潮头看就业

  对于2014年的应届毕业生而言,即便考虑到大学扩招等因素,找不到工作就不能像今年毕业生那样理直气壮地怪“人多”了。

  记者|金 姬

  “

  史上最难就业季”,也许在20多年前就可以预见到。今年毕业的699万大学生,大多出生于1990年-1991年,是严格一胎化政策后的一个生育高峰。尤其是1990年,中国出生人口高达2621万人(1971年以来最高值),这也能部分解释2012年大学生同样难找工作了——去年的毕业生也高达680万人。

  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看来,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周期高峰高度吻合。“人口周期对经济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劳动力供给,二是消费投资”,李长安对《新民周刊》表示,“今年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不景气,对劳动力需求下降,吸纳就业能力也随之下降。毕业生数量达到峰值只是一个次要原因。”

  中国家长在做生育决策时,虽然难以准确预见国家经济未来发展,但至少可以避开生产特别高的年份。中国人生孩子讲究天时地利,“千禧宝宝”、“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的扎堆出现也不足为奇。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受生肖影响特别明显,例如龙年多、羊年少。”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左学金博士告诉《新民周刊》,出生人口的短期波动会给教育资源和就业形势造成影响,聪明的家长完全可以避开生育高峰,因为这些年份意味着孩子上学和就业机会的更加激烈的竞争。以上海为例,2003年羊年出生人数为8.38万(户籍人口5.73万),2007年猪年为16.66万(户籍人口10.08万),2012年龙年则高达22.61万(户籍人口12.11万)。

  也许是羊年的缘故,1991年就比1990年一下子少了621万新生人口,总和生育率降低到更替水平(一对夫妻2.1个孩子)以下,中国人口出生率总体呈下降水平。对于2014年的应届毕业生而言,即便考虑到大学扩招等因素,找不到工作就不能像今年毕业生那样理直气壮地怪“人多”了。

  经济随着人口波动?

  对中国人口周期和经济周期已有十年研究的李长安,认为这两个周期在高峰点上有着十分惊人的吻合度。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比较大的周期,当然其中还有若干个短周期。

  1949~1956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增长迅速,生产总量不断增加,就业率有很大提高。由于措施得当,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这一阶段也是解放后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1955年的新生人口数就比1949年增加了470万。

  1956~1976年,中国实行单一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运行了三个短周期,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很大,呈现典型的“大起大落”特征。而每次经济收缩的结果,均使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呈绝对下降,对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而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出现国民经济经历三年灾害(1959-1961)之后的调整和恢复期——1962年的新生人口一下子比上一年增加了951万人,1962年开始到1976年,每年的新生人口都保持在2000万人以上。

  1977~199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始时期。经济体制从严格的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这一时期,经济运行也出现了三个明显的短周期。但经济波动发生了深刻、明显的变化,波动幅度明显下降,经济扩张力度得到一定控制,经济增长的抗衰退力增强,质量有所提高。第三次出生高峰出现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头十年,1978年虽然开始实施计划生育,但1982年到1991年的仍然保持在每年2000万以上的新生人口数量。

  整个20世纪90年代,是深化改革时期。中国经济运行了一轮较长的周期。本周期的显著特点是,经济在经历了快速增长,越过高峰后,以“小幅缓收”为基调,波动较为平缓,但下滑时间较长。1997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中国每年的新生人口都不足1500万人。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再次进入了新一轮周期运行当中。2001年以来,每年的新生人口都超过1500万——1594万“金猪宝宝”,1608万“奥运宝宝”、1615万“金牛宝宝”,而去年的“龙宝宝”更是高达1635万。

  “这就说明中国的人口周期与经济周期是基本同步的。不过,对人口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的正向或反向互动关系,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李长安说。

  据悉,人口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十分复杂。马尔萨斯理论认为,人口增长会导致劳动生产率降低,生态环境退化,社会总储蓄减少、投资率下降,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尽管技术进步可以加速经济增长,但是,如果人口无限制地增长下去,那么,技术进步的步伐将最终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从长期的观点看,人口增长阻碍经济的增长。

  而反对马尔萨斯的理论则认为,人口增长可能在短期内会不利于经济增长,但从较长的时期看,人口增长将最终促进经济增长。他们的论据是,首先,人口增加将增加劳动力供应,增加人口密度,人口压力的存在将激发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第二,较多的人口可能产生更多的知识与技能,科技进步正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第三,人口多也是资源优势,较大的市场规模必将产生“规模效应”。

  可知的未来

  学术界都争论不休的问题,家长们又能如何预测自己孩子毕业时的经济环境呢?但你至少可以知道孩子的竞争者大概有多少。

  2009年以来,参加高考的孩子逐年下降,直接选择留学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主要的还是1991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1991年新生人口2008万,2009年高考人数1020万;1992年新生人口1875万,2010年高考人数957万;1993年新生人口1791万,2011年高考人数933万;1994年新生人口1647万,2012年高考人数915万;1995年新生人口1693万,今年高考人数912万。

  其中,2009年到2012年的高考人数占当年同龄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从50.8%增至55.6%,即便在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也达到53.9%。而高校因为硬件和师资力量的相对刚性,不会因为高考人数的减少而减少招生数,这对于那些“小年”出生的孩子来说,上大学的概率就更高一些。

  上海今年的中考人数8.1万人,比去年减少了大约1000人。事实上,上海初中毕业生从2010年开始就逐年递减,这可能是因为上海户籍出生人口从1996年开始到2003年都每年不足7万人。2004年开始户籍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不难想象,上海整体中考难可能从2019年开始。

  由于外来人口也能在上海接受义务教育,因此上海的入托难、幼升小和小升初的激烈竞争和这座城市的整体出生人口息息相关。从2004年猴年开始,上海每年的新出生人口就在10万以上,2007年猪年一下子跃升到16万,去年龙年更是超过22万,这对于上海的义务教育硬件和师资力量提出了很大挑战。想象一下,如果2010年在上海出生的虎宝宝在今年全部入托,也只有17.5万而已,2年后新增加的5.1万个龙宝宝该何处安置?

  也许在今天,对于“羊年不生子”、“蛇年不宜婚”的中国传统来说,还是反着来比较好。

  链接

  1最差就业专业:

  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2最佳就业专业:

  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

  3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专业为经济学(3023元),其次为工学(2953元);最低的是教育学 (2491 元)。

  4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是医学(88%),其次是工学(75%);最低的为历史学(47%)

  (数据来源: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神舟十号发射成功 进入预定轨道
  • 体育詹姆斯:下场反弹 麦蒂:冠军左右退役与否
  • 娱乐郭靖母亲饰演者苏杏璇去世 曾获金像奖
  • 财经市长们谈4万亿地方债:5年能加倍赚回来
  • 科技中国男子因盗版在美获刑12年
  • 博客翟华:美国CNN把神十发射当成了大事
  • 读书闻所未闻赶尸惊魂传奇:赶尸客栈
  • 教育动画法学等专业成高失业专业 高考真题
  • 育儿强生51次全球召回48次将中国排除在外